云龙区黄山街道梅园社区下辖14个小区,其中12个为老旧小区,老年居民众多,拥有大量闲暇时光的他们,非常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让这些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梅园社区结合实际,通过文艺团队聚集老年居民,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养老”的新路径,随着文艺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这支队伍又逐渐演变为社区自治力量,实现了文化养老与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
有艺可学,有友可交,文艺活动点亮老年生活
黄山垅小区的朱秀莲老师能歌善舞,南坝山小区的王言香老师在老年大学教合唱,绿地世纪城小区的周淑英老师吹奏的萨克斯非常专业……梅园社区将这些文艺能人聚集起来,并通过网格群、线下宣传等途径广泛招募热爱文艺的老年居民,组建起了一支文艺团队。团队初创时,每周两天开展活动,进行声乐、舞蹈、萨克斯、葫芦丝等的学习。渐渐地,团队开始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并在社区、街道举办的文艺活动中登台演出。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吸引加入,学员人数从最初的不足40人增至如今的150余人,文艺团队也从最初的一个大团队细分为合唱队、舞蹈队、萨克斯队等12个小团队。
社区文艺团队不仅让老人们有“艺”可学、有“友”可交,满足了他们的学习和社交需求,也为上班族解决了无暇照看父母的忧虑。72岁的吴奶奶分享了参加合唱队的感受:“年纪大了,不会用智能手机,以前在家就是干坐着,现在跟着团队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很有意思。还能和社区的老伙计们聊聊天,心情好了很多,生活也充实多了。”
学有所成,学有所为,文化惠民润泽社区居民
自文艺团队创建以来,梅园社区多次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积极搭台,邀请辖区居民和文艺团队一起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既充实了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展现了辖区老年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在梅园社区的鼓励和推荐下,文艺团队走出社区,在云龙区“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示范活动、黄山街道纳凉晚会、七一文艺汇演等活动中大放异彩,成为展示社区风貌的一张亮丽名片。从激昂的红色歌曲到悠扬的民乐,从传统戏曲到现代舞蹈,文艺团队的节目形式丰富,寓意深刻,歌颂党和国家的歌曲舞蹈传递了爱党爱国的民族情怀,葫芦丝、二胡等乐器奏响了传统文化的悠扬韵律,《三德歌》等现代歌曲弘扬了新时代的道德风尚……一年多来,文艺团队参加了惠民演出30余场,成为梅园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金字招牌”,持续释放文化惠民效能。
聚老之力,集老之智,文艺团队赋能社区治理
“社区是个大家庭,文艺团队将老同志们汇聚在一起,希望大家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持续发光发热,共商共议社区事,共建共享美好家园。”文艺团队凝聚了辖区的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等离退休干部的力量,梅园社区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毕华明多次鼓励和引导老同志们用自己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等为社区工作奉献力量,参与到社区文明引导、基层治理、社区发展等工作中来。
老同志们威望高、政策熟、经验丰富,还有人熟地熟的优势,弥补了基层社区调解工作的不足,依托“矛盾纠纷调解室”,他们帮助社区有效调解因卫生间漏水、楼上噪音等产生的邻里纠纷十余起,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通过睦邻会客厅、协商议事会、流动办公桌等平台,定期参与协商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建言献策56条,协助解决坝山公寓老旧小区改造、老年食堂、黄山垅小区路灯安装等民生实事12件。文艺团队中还有熟悉经济、普法等知识的专业能人,他们积极加入“银发生辉”志愿服务队,经常为居民提供普法宣传、政策宣讲、治安巡逻、未成年人关爱等志愿服务,为社区的稳定与发展贡献宝贵力量。